狂飙284天后,一批「模仿」ChatGPT的创业公司或将倒闭近日,来自《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文章显示,有部分风险投资者已经意识到,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大模型的出现也并...

贴文 3个月前
970 0

狂飙284天后,一批「模仿」ChatGPT的创业公司或将倒闭

近日,来自《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文章显示,有部分风险投资者已经意识到,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大模型的出现也并不足以阻止长达数年的创业低迷。再过两个多月,由ChatGPT引发的新一轮热潮就整整一年了。虽然在这短短的不到一年时间里涌现了大批创业公司,但一些在创立初期表明对生成式AI充满热情的初创公司,现在却面临着裁员和用户兴趣逐渐下降的问题。例如,作为一款面向作家和企业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写作工具,截至今年7月,Jasper的用户增长已经连续四个月下降。有知情人士称,虽然该公司于去年秋季筹集了1.25亿美元资金,估值已经高达15亿美金,但仍于7月份进行了一轮裁员,并下调了今年的收入预测。新一轮人工智能热潮才发展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很多风口上的初创公司便已经在努力应对可能的行业清算问题。

从低迷到高潮,如今又「降温」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行业低迷期后,ChatGPT的发布曾一度重新点燃了创业者和投资人的乐观情绪。而现在,在微软和谷歌等科技巨头巩固了他们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投资人的出手变得愈发谨慎,他们意识到很多初创公司已经遇到了严重问题,新一批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能否生存下来的不确定性在逐渐上升。就像Index Ventures的合伙人马克·戈德伯格所说的那样:「起初,风险投资界的人士都乐观地认为商业人工智能应用『将以光速实现』,而现在,『一个浅浅的幻灭低谷』正在形成,前进的道路似乎一天比一天变得更加11模糊。」当时,来自硅谷的一些声音宣称,生成式AI将迎来一个全新的技术时代。风险投资公司也招募了大量新员工,并表示它们将投入数十亿美元来支持这个尚未得到证实的行业。戈德伯格表示,ChatGPT在开放初期激增的用户数量导致投资者大大高估了消费者使用生成式AI工具的速度。在获得客户或收入之前,投资者竞相支持开发这些产品的初创公司,引发并加剧了人们对市场可能过热的担忧。如今大量同质化的产品也基本印证了,现在想要将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变现」是困难的,用户的兴趣正趋于平稳或下降,运行这些产品背后的硬件也变得异常昂贵,很多初创企业已经无力承担如此大笔的费用支出。对于生成式AI来说,「降温」可能是现在的一大关键词。据分析平台Similarweb的数据,ChatGPT的月度在线访问量在经历了最初数月的增长后,6月和7月均出现了大幅下滑。同样,来自分析平台Sametime的数据显示,Midjourney的吸引力也趋于平缓,截至7月份,其月访问量已经连续三个月下降。而在6月份刚刚融资9000万美元的Synthesia,其过去六个月的网站用户增长也均为持平或下降的状态网页链接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