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谷歌收购后,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大模型竞争落后于OpenAI了2018 年 3 月,一家科技教育初创 Socratic 被谷歌收购。当时这家仅 10 人的小公司打造了一款家庭作业助...
被谷歌收购后,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大模型竞争落后于OpenAI了
2018 年 3 月,一家科技教育初创 Socratic 被谷歌收购。当时这家仅 10 人的小公司打造了一款家庭作业助手(也被国内媒体称为海外「作业帮」)——学生拍下家庭作业的问题,助手就能帮助解答。除了数学,Socratic 还可以解决科学、文学、社会研究等学科的问题。
「一入豪门深似海」,成为谷歌旗下一款产品后,Socratic 历经了一系列变化,并以谷歌的方式重建自身。如今,Socratic 在豪门争斗中活了下来,每年处理大约 50 亿次查询,但距离创业团队愿景中的 AI 导师还很远。两位创始人也相继离开谷歌。
最近,Socratic 创始人之一 Shryans Bhansali 在一篇博客中回顾了这段「豪门岁月」。「提供了一个罕见窥见谷歌内部运作的视角,也解释了尽管大多数基础技术都起源于谷歌,为什么领导 LLM 革命的却是 OpenAI 。」英伟达 AI 科学家 Jim Fan 在推文上转发了这篇文章并评论说。
其实更早之前,被谷歌收购的 Nest 创始人 Tony Fadell 为宣传新书接受媒体专访时就谈到过谷歌的大公司病。他指出「恋爱和婚姻是两码事」,谷歌正在扼杀创新。
比如,强势业务对创新的影响。广告业务收入就像印钞机,以至于他们更多的从财务角度看待创新( 谁会积极推进蚕食搜索份额的创新?),而不是出自一种生死攸关的紧迫感。
公司福利文化也导致很难做到以客户为中心,造就伟大作品。「(我)看不到团队合作,没有看到人们试图改善公司。他们在互相改进,改进自己,但在当时这些不一定是在为客户做正确的事。」
不过,就像 Jim Fan 所言,「责怪任何人都不公平。官僚主义是谷歌规模的公司的自然产物。10 年后,如果 OpenAI 和 Anthropic 增长到这个数量级,可能也会遭受同样的痛苦。」
许多收购以失败告终,有抱负的人相继离开谷歌。但对于还在或者想要进入豪门的人来说,有所作为仍然有迹可循,尽管要为此付出巨大的努力,Socratic 活了下来并且有所壮大就是一个例证 网页链接
转载请注明:被谷歌收购后,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大模型竞争落后于OpenAI了2018 年 3 月,一家科技教育初创 Socratic 被谷歌收购。当时这家仅 10 人的小公司打造了一款家庭作业助... | AI 時.空 | AiTime.Space